• 重庆大学举行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

    本报讯?熟悉的夏季,熟悉的校园,熟悉的风,熟悉的云,熟悉的雨。6月28 日,重庆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风雨操场如期举行,万余名毕业生通过线下和“云端”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这场特别的青春盛典。2000名毕业生代表现场聆听了校长张宗益以“拥抱改变”为题的“最后一课”。为了让因疫情影响不能到现场的毕业生不留遗憾,典礼通过重庆大学官方微博、快手、抖音、微视等平台在线直播,毕业生可在线“云”观礼。校党委书记舒立春,校长张宗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中,副校长孟卫东、明炬、刘汉龙、王时龙,校友代表肖宇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出席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王旭主持。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好雨知时节”,对毕业典礼一开始就准时下起的雨,张宗益幽默风趣地开始了他给毕业生的“最后一课”。生活因疫情搬上云端,云课堂、云就业、云面试、云签约……这些大家近几个月的生活和经历,似乎都是无奈的选择和被迫的改变,换个角度看,却处处充满生机,孕育着新的发展。而如何更好地拥抱改变?张宗益鼓励大家要保持拥抱时代变化的态度和勇气。他希望同学们要敢于正视改变,领悟改变永恒的真谛、具备接受改变的胆识,做“处变不惊、临事不惧”的勇者;要积极应对改变,有善于把握机遇的本领,有看清变化规律的智慧,做“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智者;要努力创造改变,以志存高远的“源动力”,脚踏实地的“行动力”,聚沙成塔的“持续力”,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强者。“敢于正视改变,积极应对改变,努力创造改变,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滋味。弱者,总是习惯否认与逃避;强者,从不畏惧挑战与改变。”张宗益寄语毕业生,希望大家带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从容,秉持“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铭记重大人“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信念,拥抱改变,创造未来,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让世界因你而改变。毕业生代表数统学院冯妙婷、机械学院樊志鑫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对同窗的感激和不舍之情。意大利籍留学生卜洛仁讲述了在重大的六年求学故事和疫情期间感受到的中国的大国担当,他代表全体毕业留学生,向重庆大学、向中国政府、向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致敬。“勇立时代潮头,担当时代责任,彰显青年作为。”土木工程学院王宇航作为教师代表寄语毕业生,要始终坚持把个人发展与行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为突破我国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校友代表肖宇分享了自己在校时的创业故事,寄语毕业生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专注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并敢于不断突破自我的边界,在这个时代浪潮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毕业典礼上,2020届毕业生为母校献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纪念品, 表达对母校的祝福和承诺。舒立春代表学校接受纪念品。王旭宣读了优秀毕业本科生、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干部、毕业生奉献奖的表彰决定,主席台前排领导和嘉宾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王时龙宣读了学位授予决定。重庆大学本学年授予434名学生博士学位,授予4607名学生硕士学位,授予5282名学生学士学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舒立春、张宗益、刘汉龙、王时龙为毕业生代表授位。学位授予阶段,毕业生们纷纷拿起手机参与现场互动,表达对母校的感恩,对老师、同窗的不舍和祝福。毕业典礼现场还播放了学校为毕业生精心准备的《滚烫的青春》《如烟》《唱响奔赴远方的歌》《毕业寄语》等视频短片,展现2020届毕业生难忘的校园生活和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党委宣传部?赵深艳)新闻网 \ 供图

  • 学校召开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

    本报讯?6月4日下午,学校在民主湖报告厅召开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会议由校党委书记舒立春主持。校长张宗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教授向全校师生代表作了传达报告。张宗益传达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内蒙古代表团、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湖北代表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四个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谈,共商国是的重要讲话精神。潘复生传达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重要精神。他从大会概况、政府工作报告、民法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重庆代表的情况等七个方面介绍了会议的基本情况。刘占芳传达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重要精神。他介绍了全国政协委员们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并详细结合在本次会议上的提案,分享了参会的履职情况及想法和体会。舒立春表示,今年的两会,是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关心和关爱学生,加强心理和学业帮扶,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要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统筹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加快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科建设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要强化责任使命担当,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更实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舒立春强调,形势严峻,责任重大,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把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全体校领导、院士、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离任未退校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正处级现职领导干部,驻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等现场参加会议,各单位副职和副处级现职领导干部、机关各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各学院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通过视频参加会议。(党委宣传部?何欢) 

  • 唐良智调研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本报讯?6月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前往重庆高新区,深入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实地调研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市领导吴存荣、屈谦、熊雪,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校长张宗益,副校长明炬、刘汉龙等分别参加有关活动。唐良智首站来到重庆中电光谷·重庆智创园科创展示中心参观,听取了校领导关于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他强调,大学的水平决定城市的高度。大学水平越高,重庆发展越快。要加强校地合作,引进一流大学来科学城深化合作,加快构建“科创版图”。要出台更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来科学城干事创业,努力建设“人才特区”。舒立春、张宗益感谢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将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大学优势,加快推进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高水平开放公共共享平台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建设,在加快提升自身整体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的同时,努力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当天下午,唐良智还主持召开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等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推动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建设,是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举措。市级有关部门、高新区管委会和重庆大学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五个科学”“五个科技”,深化改革创新,集聚科技资源,加强校地合作,全力以赴推进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建设各项工作,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唐旭)

  • 学校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布置会

    本报讯?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编制“十四五”规划启动之年,也是重庆大学“双一流”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交接之年,学校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6月18日在民主湖报告厅召开了重庆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布置会。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十四五”规划体系中各规划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时龙主持。校长张宗益以“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为题,作了规划编制工作动员,提出五个“科学”的要求。他强调,一要科学总结学校过去发展尤其是“十三五”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二要科学分析学校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三要从国际竞争大势、中国发展大势、重庆发展大势和教育改革大势,科学研判学校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四要面向2035的教育强国建设、面向“百年重大”建设、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新时代学校内涵发展的内生动力,科学设定学校“十四五”发展的目标愿景;五要科学把握学校“十四五”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抓好一流人才培养、学科生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布局、国际合作交流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关键领域工作。王时龙介绍了重庆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作工作部署。王时龙从基本思路、规划体系、任务分工、工作机构、工作要求和进程安排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他指出,要科学分析“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强超常规谋划,着力解决好“重大瓶颈”,加快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力争学校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强组织领导、扩大民主参与、强化规划衔接,形成总体规划引领、专项规划推动、专题规划辅助、学院规划落实的“1+10+X+Y”的规划体系,并要求各单位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任务分工,成立专班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重庆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报备。校党委书记舒立春指出,“十四五”规划对学校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意义,理清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国内排名徘徊不前的原因,抓住中西部战略布局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度融入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质的突破;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抓好人才引进,切实提升“十四五”规划编制水平;要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到“全校一盘棋”,通过规划提振全校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精气神”,为推动重庆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王时龙强调,各单位要加强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认真领会舒书记和张校长的讲话,广泛凝聚共识。要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搭建专班、周密部署,压实责任,并结合今年的工作要点,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发展规划处?傅家琪)

  • 为把重庆大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本报讯?5月31日,重庆大学合校发展20周年座谈会在一大楼召开。校党委书记舒立春,校长张宗益出席并讲话,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合校后的历任正职校领导、合校时的校领导班子成员、院士代表出席座谈会,共忆奋斗历程、共享发展喜悦、共话重大未来。座谈会由舒立春主持。2000年5月31日,这一天在重庆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年来,重庆大学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重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加快改革步伐,深化融合发展,综合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了跨越发展。舒立春代表学校向为重庆大学合校发展20年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全校师生、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宣读了中国工程院院长、重庆大学原校长李晓红院士的贺信:“热烈庆祝三校合并二十周年,二十年筚路蓝缕,二十年昂扬前行!”张宗益从党的建设、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开放办学、国内合作、条件保障等九个方面系统回顾了三校合并2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简要介绍了学校当前和下一步重点推进的工作。他感谢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为学校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希望大家发挥经验优势、政治优势和威望优势,继续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多为学校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张宗益指出,当前重庆大学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新的重大机遇。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发扬优良传统,抢抓历史机遇,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服务发展、引领未来,沿着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奋斗足迹,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奋力续写重庆大学未来发展的新辉煌!谈历史、话未来,与会代表畅谈了合校发展20年的亲身经历、感受和内心的重大情怀,并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祝家麟、吴中福、欧可平、周绪红、周旬、陈德文、鲜学福、潘复生、武育秦、赵修渝、张四平、陈德敏、张国林、唐一科、姚木远以及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邓玮婷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舒立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过去20年,重庆大学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属于这段辉煌历史的所有参与者、见证者和奋斗者。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第一,要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合校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关键在于历届领导班子都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第二,要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先贤们提出的“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将服务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己任。第三,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要坚持以“造就人才”为根本,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第四,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立校之基,兴校之源,强校之本。学校将继续坚持和发扬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第五,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真正要像历届领导班子一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认认真真地握好手中的“接力棒”,不辜负老领导们的信任和鼓励,不辜负全校师生的期许。舒立春强调,三校合并后,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深度融合,推进了快速发展。当前,我们已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领导、老同志们的优良作风,继承和发扬三所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老领导、老同志、历代重大人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把重庆大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学校部分单位主要负责人代表、老同志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党委宣传部?张婧?龙颖)

  • 构建“人才引育金字塔”,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为重庆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党的十九大以来,我校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思想引领,用爱国主义思想引领人才、激励人才、动员人才、留住人才;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通过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典型宣传引领,选树师德楷模,加强教书育人典范培育,开展师德涵育活动;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形成强大的校园正能量。“引育并重”,构建一流师资发展体系。我校创新构建了“四层次七类别”的“人才引育金字塔”,为人才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明晰的岗位条件、明确的岗位发展目标、畅通的职业发展机制,激发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通过制定“3+7”人事人才政策一揽子文件,学校构建起了多层次、多维度、系统性的人才队伍发展制度体系。3个基础性制度文件,建立起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本位;“弘深青年学者计划”“弘深青年教师计划”等7个用人制度文件,进一步释放了教学科研活力。同时,以“学校引领——学院主导——个人研修”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在晋升评价制度中,分类建立对标“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标准,注重高质量与标志性成果,开展多元评价,鼓励教职工自觉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开展“从0到1”的原创性工作。“共育同享”,与地方共同建设良性的人才培养生态。为助推重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等重要指示,重庆大学与重庆市共同建设人才培养生态,为重庆培养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针对重庆人才强市战略,我校去年专门制定了“弘深博士后计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重庆市支柱产业及学校学科建设需要,3年内在智慧能源学科群、先进制造学科群、新型城镇化学科群等重点学科领域招收不少于1000名博士后青年教师,达到条件的,可申请进入事业编制的教师队伍。重庆市还大力支持重庆大学布局“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重庆大学科技中心”等重点基础科研设施,建设高水平的公共开放共享科研平台,吸引集聚全球顶尖人才和智力资源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建立,将促进成渝地区高校之间、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的深层次合作,进一步释放高校间协同创新效能,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1+1>2”的集聚效应,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渠道、更广的项目落地空间、更大的干事创业平台。           (摘自《光明日报》)

  • 周绪红院士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奖

    本报讯?5月30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召开。我校科技工作者周绪红院士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奖。鉴于疫情防控需要,周绪红受邀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参加颁奖活动。周绪红院士在钢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土木工程行业的科技进步。(科协秘书处?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