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2日至14日,国家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吴伟仁院士等专家来校调研检查某型号科普荷载研制进度。13日上午,吴伟仁院士等专家来到生命科学学院,在学院党委书记邱荣富、副院长(主持工作)李正国教授陪同下参观了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太空生物学实验室,并认真听取了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助理任茂智教授关于“太空马铃薯”相关实验的研究进展。
任茂智教授向专家们展示了目前收集到的具有适应太空极端环境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希望通过种质筛选和遗传改良培育出能在类似月球、火星等极端生态环境中生长、开花和结薯的马铃薯品种。这些品种不仅能够为未来宇航员进行星辰探索、太空移民提供新鲜食物、氧气和环境,而且还可以促进在沙漠等地球极端环境地区种植,以改良生态、造福人类。任茂智教授还向专家们展示了实验室在马铃薯组织培养、遗传工程技术、低温诱导结薯、马铃薯抗逆性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实验进展。任茂智教授表示,实验室拥有完善的马铃薯相关研究的科学体系,并用以服务于国家的科学战略,为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相关研究贡献力量。
吴伟仁院士等专家听取了任茂智教授的讲解,认真询问了相关问题,并对实验室的研究进展表示肯定。他强调,国家探月与航天工程是国家的重要航天战略,月表微型循环生态系统的研制将是国家太空生物学发展的重要进展,他希望任茂智教授团队不断突破,取得更多的实验成果。各位专家还参观了依托于该院的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检验测试中心(重庆)。
特别推荐:
您若代理推广下列互联网云产品,您将会获得意外惊喜,赶紧点击联系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