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 做辅导员专业化的践行者

——记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蒲清平

期次:第665期       查看:32

    蒲清平,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坚守在辅导员的岗位上,现为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博士研究生辅导员。22年来,他用坚守、敬业和忘我表明:只要以科学的素养工作、专注的态度研究,就能发挥专业的力量,成就一名高校基层辅导员的人生价值。


以科学的素养,成就辅导员的育人事业


    蒲清平坚信,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门科学。22年岁月峥嵘,他坚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走专业化道路”的工作理念,把育人之路走得坚实而精彩。
   “读懂”学生,做学生品德的引导者。2006年丛飞事件引起社会对大学生感恩问题的广泛关注,也让蒲清平意识到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缺乏成为当代大学生软实力的短板。他依托教育部项目研究,明确提出“用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做人”的理念,在工作中形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手册和操作指南,将感恩教育制度化、日常化和体系化,使感恩情怀成为该学院学生的集体品格。2014年1月,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中心致专函给重庆大学,对城环学院66名学生致信资助中心感恩国家资助政策一事给予高度赞扬。
   “读懂”现象,做学生学业的护航者。工科院校学生学业受挫是普遍现象,善于观察思考的蒲清平以教育部辅导员研究项目为基础开展深入调研,发现自控力是学生学业受挫的主导因素,而帮扶是成功转变的主要力量,解开心结却是关心学业受挫学生的治根之本。找准病因,他采取要求一年级学生上早自习,成立“一帮一”结对小组,鼓励学业受挫学生参加公益志愿服务培养自尊自信解开心结等措施,两年以后全院留级率从10%大幅下降到1%。
   “读懂”时代,做学生创新创业的启迪者。蒲清平清楚地认识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他相信并发掘着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却深藏着的创新小宇宙。他修订奖学金评选制度和保研政策,实现研究生和本科生科研创新和能力培养互动;以项目资助代替物质奖励,积极争取企业资助100万余元,设立学生科研项目、公益项目、实践能力提升项目20余个。
   “读懂”专业,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者。蒲清平把思政专业和学生工作相融合,实现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他带领学生在近40度高温下历时1月对重庆市10多个区县的村镇开展居民用水和生活情况调查,指导学生完成了《重庆市小城镇居民用水情况研究》;他在汶川地震后率领学生到灾区服务和调研,指导学生完成了《废墟上的新生活——汶川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社区归属感调查》;他在三峡水库蓄水后关心农民收入与环境保护,带学生深入库区,指导学生完成了《科学处理农民种植和环境保护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尝试》。这三份调研报告后来均获得了全国“挑战杯”社科类二等奖和三等奖,他本人也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他组织本科2011级学生王颖等在刚结束的第12届“挑战杯”中又夺得全国特等奖,这是西部高校获得的唯一特等奖。2014年1月,城环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20人组成的团队获得了首届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以专注的态度,投身思政学科教学与研究


    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要求,多年的思政工作实践与反思,让蒲清平越发感受到思政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坚定地投身于其中,专注于教学与研究。
    站好讲台岗,拓展辅导员育人阵地。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上好这门课既能实现教学相长,又能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引领力。作为学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人,蒲清平积极探索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构建理论、实践、网络三合一的改革思路,三年实践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全校学生教学评价平均分从80多分提升到93分,而学生对他本人教学的评教分数稳居95分以上,学生盛赞他的课是“最好的一门通识课”。“可惜课时太少了!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门课如此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十分佩服”,教育督导刘忠群教授曾这样评价蒲清平所带领的团队。2013年,蒲清平主要参与的《构建三合一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教学改革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
    耕好科研田,助推辅导员育人水平。蒲清平22年扎根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了解青年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和行为选择,专注于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业受挫学生的教育管理研究等,取得丰硕成果。主持主研教育部一般项目“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研究”等省部级项目1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CSSCI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5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论文《重庆市大学生感恩心理现状与对策的实证研究》获得2009年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重庆高校毕业班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健康调查》获得2005年全国第六次高校毕业生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心理机制与路径研究》获得2013年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奖。
    尽好团队责,提升辅导员研究的学科支撑。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成员,他主动投身于学校“985”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立项工作,积极协助申报思想政治教育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于2012年取得成功。他担纲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担任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方法研究》、《青年心理与青年问题研究》等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作为辅导员科研的带头人,他带领一批年轻的辅导员成功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并指导两名一线辅导员晋升为思政系列的副教授。


以专业的力量,成就辅导员价值实现之路


    辅导员的专业价值在哪里?如何成就辅导员的价值实现之路?每一个辅导员都在思考,蒲清平也不例外。22年来曾有房地产企业抛来橄榄枝,曾有学校职能部门竞聘岗位不断向他招手,但是蒲清平却始终执着于辅导员事业,他说,“即使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仍然会说——我的事业与价值就在这里!”短短一句话,是他给自己的答案,饱含真情与希冀,又深蕴着承诺和担当。
    他将学生满含深情的回忆作为他的价值。曾经为了学生英语四级的通过率,他半年全天候陪学生晨读、练听力、上自习、请老师补课,他所带年级的6个班一次通过率达到95%,高出全校平均通过率25个百分点。“在那半年的时间里,蒲老师与我们形影不离,感谢他当年对我们的照顾,难忘那兄弟般的情谊!”早已是某公司负责人的方柱直到现在还在回味那段刻骨铭心的师生情谊。
    他将学生献上的哈达作为他的价值。考上公务员的2007级藏族学生索朗达吉毕业后两次专程返校向他尊敬的蒲老师献上洁白的哈达,表示诚挚的感谢。原来在校期间他酗酒打架,面临着学校处分、学业受挫等多重困境,自卑和自闭的他陷入人生迷茫。是蒲清平请他吃饭、陪他聊天、帮助他重建班级关系,耐心、持久的关爱终于帮助他走出了低谷,重树自尊自信。
    他将家长的信任作为他的价值。研究生田刚同学进校即患抑郁症,并试图偷藏毒药自杀,蒲清平给他进行心理辅导,与家长密切沟通,田刚父亲在他顺利完成学业多年后还来信报告其子的发展情况,他动情地表示:“正是蒲老师的关爱和帮扶,才使儿子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挽救了一个无助的家庭”。
    他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他的价值。在全校近5年评选的优秀学生标兵中,他的学生占全校标兵总数40%,先进班集体标兵和文明宿舍标兵也均占到全校10%(全校共30个学院),他培养的学生中还有北京奥运会罗格主席的引导员梁宇舒、全国百强大学生张瑾……在学生收获荣誉的同时,他也获得全国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宝钢奖教金、重庆市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学校十佳学生工作干部、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表彰,他认为这些校内外的肯定与鼓励,既是对他价值的认可,更是对他工作的鞭策与期许!
    蒲清平将辅导员工作视为毕生奋斗的事业。22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他收获了万余名学子的成才恩,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理论探究的先行者,实践探索的行动者。他以理念为先导,以问题为导向,以研究为动力,以行动为示范,22年矢志不渝的追求,使蒲清平成为了辅导员专业化的积极践行者。    

                                                         (文、图 学工部)